胃竇炎合并十二指腸球炎可通過抑酸藥物、胃黏膜保護劑、促胃腸動力藥、抗生素、中成藥等方式治療。疾病可能與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異常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上腹痛、餐后飽脹感等癥狀。
1、抑酸藥物:質子泵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常用奧美拉唑、雷貝拉唑、泮托拉唑。這類藥物通過阻斷胃壁細胞氫鉀ATP酶,降低胃內pH值,緩解炎癥刺激。H2受體拮抗劑如法莫替丁可作為替代選擇。
2、胃黏膜保護劑:鋁碳酸鎂、硫糖鋁等藥物能在炎癥部位形成保護膜。鋁碳酸鎂兼具中和胃酸作用,硫糖鋁能與潰瘍面蛋白質結合形成屏障。用藥期間需注意可能出現便秘等不良反應。
3、促胃腸動力藥: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可改善胃排空功能。多潘立酮通過阻斷多巴胺受體發揮作用,莫沙必利刺激5-HT4受體增強胃腸蠕動。適用于伴有腹脹、噯氣的患者。
4、抗生素治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組成的三聯療法用于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療程通常為10-14天,需配合抑酸藥物使用。治療期間可能出現腹瀉、味覺異常等副作用。
5、中成藥調理:荊花胃康膠丸、氣滯胃痛顆粒具有理氣和胃功效。荊花胃康含土荊芥、水團花等成分,氣滯胃痛顆粒由柴胡、延胡索等組成。適合慢性炎癥的輔助治療。
患者應避免辛辣刺激飲食,選擇小米粥、山藥等易消化食物。規律進食時間,每餐七分飽。適當進行散步等溫和運動,避免餐后立即平臥。癥狀持續或加重時需及時復診,必要時完善胃鏡復查。保持情緒穩定有助于胃腸功能恢復,戒煙限酒可減少黏膜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