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感冒可通過觀察鼻塞流涕、咳嗽打噴嚏、體溫波動、進食異常、精神狀態等表現判斷。新生兒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環境溫度變化、免疫力低下、接觸傳染源、鼻腔發育未完善等原因引起。
1、鼻塞流涕:感冒病毒侵襲上呼吸道時,鼻腔黏膜充血腫脹導致通氣障礙,表現為呼吸聲粗重、吮乳時憋氣。用生理鹽水滴鼻軟化分泌物后,用吸鼻器清理可緩解癥狀。避免使用成人減充血劑。
2、咳嗽打噴嚏:呼吸道受刺激引發的防御反射,可能伴隨喉部呼嚕聲。豎抱拍背幫助排痰,保持室內濕度50%-60%。咳嗽持續超過72小時或出現犬吠樣咳嗽需就醫。
3、體溫波動:腋溫超過37.3℃提示發熱,低于36℃可能存在喂養不足。采用物理降溫時禁用酒精擦浴,體溫超過38.5℃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栓劑。
4、進食異常:鼻塞導致吮吸困難時表現為拒奶、吃奶時間延長。少量多次喂養,選擇防脹氣奶瓶。單日奶量減少30%以上或持續4小時拒食需警惕脫水。
5、精神狀態:異常哭鬧或嗜睡都可能是病情加重的信號。觀察覺醒期是否眼神呆滯、肢體松軟,記錄每日有效清醒時間。出現呻吟、皮膚花斑等表現需急診處理。
母乳喂養可提供免疫球蛋白增強抵抗力,保持室內通風但避免對流風直吹。每日監測體重變化,新生兒感冒期間體重增長停滯超過3天應復查。接觸患兒前后需嚴格洗手,患病期間避免接種疫苗。早產兒或低出生體重兒出現任何感冒癥狀均建議24小時內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