頜下腺炎可通過超聲檢查、CT掃描、唾液腺造影、血液檢查、細針穿刺活檢等方式確診。該病可能與細菌感染、唾液結石、免疫異常、導管狹窄、鄰近組織炎癥擴散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頜下區腫脹、疼痛、口干、發熱、進食后癥狀加重等癥狀。
1、超聲檢查:高頻超聲能清晰顯示頜下腺形態及導管結構,對唾液結石或膿腫定位敏感度高。檢查無創且費用較低,可作為首選篩查手段。發現異?;芈暬驅Ч軘U張時需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評估。
2、CT掃描:多層螺旋CT能三維重建腺體及周圍組織關系,準確識別鈣化灶、膿腫范圍或腫瘤性病變。對于超聲難以明確的深部病變或復雜解剖變異具有優勢,需注意碘過敏者禁用增強掃描。
3、唾液腺造影:經導管注入造影劑后拍攝X線片,可直觀顯示導管狹窄、擴張或充盈缺損。急性感染期禁用該檢查,避免炎癥擴散。操作可能引發短暫脹痛,檢查后需促唾液分泌沖洗導管。
4、血液檢查:血常規可見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增高提示細菌感染。自身免疫性腺炎患者可能出現抗SSA/SSB抗體陽性。結果需結合臨床表現與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5、細針穿刺活檢:在超聲引導下抽取腺體組織或膿液,進行細菌培養或病理學檢查。適用于疑似腫瘤或常規治療無效的慢性炎癥,操作后需按壓止血并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日常飲食宜選擇流質或軟食如米粥、蒸蛋,避免酸辣刺激食物加重唾液分泌負擔。可適量含服維生素C片或咀嚼無糖口香糖促進唾液排出。急性期需臥床休息,局部冷敷緩解腫脹。若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或意識改變,需立即急診處理排除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