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體嬰兒指單卵雙胞胎在胚胎發育早期未能完全分離,導致兩個胎兒身體部分相連的先天性畸形。連接部位常見于胸部、腹部或頭部,共享器官程度決定手術難度與預后。
1、胚胎學基礎:受精卵分裂延遲是主要原因,通常發生在受精后13-15天。此時原始胚胎盤已開始形成特定器官原基,不完全分離會導致組織融合。羊膜腔壓力異常或遺傳因素可能影響分離過程。
2、連接類型分類:胸腹連體占28%,表現為共用心包或肝臟;臍部連體占18%,多共享腸道系統;顱部連體罕見但復雜,常伴隨腦組織融合。骨盆連體者可能共生殖泌尿系統。
3、產前診斷方法:三維超聲可于孕12周發現異常,MRI能清晰顯示器官共享情況。母血清甲胎蛋白檢測聯合無創DNA篩查可提高檢出率,確診需進行羊水染色體分析。
4、分娩管理方案:擇期剖宮產是標準處理方式,需多學科團隊制定預案。新生兒科、小兒外科醫生需現場待命,準備體外膜肺等生命支持設備。延遲斷臍有助于穩定循環系統。
5、手術評估要點:存活率取決于器官獨立程度,約40%病例可實施分離手術。術前需進行血管造影、膽道造影等精密檢查。分期手術適用于復雜病例,部分患兒需器官移植。
孕期保持均衡營養攝入有助于胎兒發育,建議補充葉酸及維生素B族。適度進行孕婦瑜伽等低強度運動,避免長時間仰臥位。定期產檢監測胎兒生長指標,發現異常及時轉診至胎兒醫學中心。產后心理支持對家庭至關重要,可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