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可通過溫中散寒、健脾和胃類藥物緩解,常見誘因包括飲食生冷、脾胃虛弱、外感寒邪、情志失調(diào)、慢性胃炎等。
1、溫中散寒:附子理中丸通過附子、干姜溫補脾陽,適用于脘腹冷痛伴腹瀉;小建中湯含桂枝、飴糖,能緩解虛寒性胃痙攣;良附丸以高良姜配香附,專治胃寒氣滯型脹痛。日常避免冰淇淋、螃蟹等寒性食物。
2、健脾益氣:香砂六君丸含黨參、白術(shù)改善消化功能;參苓白術(shù)散通過山藥、扁豆修復(fù)胃黏膜;黃芪建中湯適合長期便溏者。建議早餐食用小米南瓜粥,午餐搭配生姜燉羊肉。
3、解表散寒:藿香正氣水對受涼后惡心嘔吐有效;桂枝湯適用于感冒誘發(fā)的胃部不適;午時茶顆粒含紫蘇葉解表化濕。發(fā)病初期可熱敷中脘穴,每日飲用紅糖姜茶300ml。
4、疏肝和胃:柴胡疏肝散調(diào)理情緒波動引發(fā)的胃痛;越鞠丸針對暖氣反酸伴脅脹;逍遙丸適合經(jīng)期加重的胃寒癥狀。建議練習(xí)八段錦調(diào)理脾胃須單舉式,每周3次。
5、消炎溫胃:虛寒性胃炎可選用荊花胃康膠丸;溫胃舒膠囊含黨參、山楂改善萎縮性胃炎;三九胃泰顆粒對寒熱錯雜型有效。需忌食竹筍、苦瓜等傷胃蔬菜,晚餐后慢走3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huán)。
胃寒患者宜選擇山藥、板栗、桂圓等溫性食材,冬季晨起含服3片醋泡生姜。太極拳云手動作可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每周練習(xí)5次,每次20分鐘。癥狀持續(xù)超過2周或出現(xiàn)嘔血、黑便需胃鏡檢查排除潰瘍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