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濕疹可通過保濕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紫外線療法、心理疏導等方式治療。濕疹通常由皮膚屏障功能障礙、過敏反應、遺傳因素、環境刺激、心理壓力等原因引起。
1、保濕護理:
濕疹患者皮膚屏障功能受損,需每日使用含神經酰胺、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濕霜。沐浴時水溫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堿性肥皂。純棉衣物可減少摩擦刺激,室內濕度建議維持在50%-60%。
2、外用藥物:
中重度濕疹需使用糖皮質激素軟膏如氫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急性期可配合鈣調磷酸酶抑制劑如他克莫司。繼發感染時需聯用莫匹羅星等抗生素藥膏。面部和皮膚褶皺處建議選用弱效激素。
3、口服藥物:
瘙癢嚴重影響睡眠時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頑固性病例可能需使用環孢素等免疫抑制劑。合并廣泛感染者需根據藥敏結果選擇阿奇霉素等系統性抗生素。
4、紫外線療法:
窄譜UVB照射每周2-3次可抑制皮膚炎癥反應,適用于常規治療無效的泛發性濕疹。治療需在專業皮膚科醫師指導下進行,需注意規避紫外線可能增加的皮膚癌風險。
5、心理疏導:
長期濕疹可能引發焦慮抑郁情緒,認知行為療法可改善疾病應對能力。家長應避免過度關注皮損表現,通過正念訓練幫助青少年建立積極身體意象。學校需提供必要的學業支持政策。
濕疹患者應避免食用已明確的過敏食物如海鮮、堅果,但無需盲目忌口。補充維生素D和Omega-3脂肪酸可能改善皮膚狀態。選擇寬松透氣的運動服裝,游泳后需立即沖洗并涂抹保濕劑。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表,保證7-9小時睡眠有助于皮膚修復。記錄每日癥狀變化和誘發因素,定期復診調整治療方案。冬季使用加濕器預防干燥,夏季注意空調房內的保濕護理。避免搔抓可減少皮膚繼發損害和感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