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息肉術后1-2周可逐步恢復肉類和魚類的攝入,具體時間需根據手術方式及個體恢復情況調整。
1、術后飲食恢復階段:
術后初期需遵循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待腸道功能恢復后再過渡到普通飲食。內鏡下切除的小息肉患者,通常術后3天可嘗試少量低脂魚肉;若為較大息肉或黏膜切除范圍較廣,建議至少1周后開始攝入易消化的瘦肉如雞胸肉或鱈魚。肉類需充分烹煮至軟爛,避免油炸、燒烤等烹飪方式。
2、蛋白質選擇與注意事項:
優先選擇低脂高蛋白的魚類如鱸魚、龍利魚,其富含的ω-3脂肪酸有助于傷口修復。紅肉應選里脊等瘦肉部位,剁碎后制成肉丸或肉糜更易消化。術后2周內需控制每日肉類攝入量在100克以內,分次進食觀察是否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合并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應減少腌制魚肉的攝入。
術后恢復期需保證每日30克以上優質蛋白,除肉類外可搭配豆腐、蛋羹等食物。飲食過渡期間建議記錄排便情況,若出現便血或腹痛需暫停高蛋白飲食。術后1個月復查無異常后,可逐步恢復正常飲食結構,但仍需長期保持低脂高纖維的飲食習慣,每日補充不少于500克蔬菜水果,每周進行3次以上快走或游泳等有氧運動,降低息肉復發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