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發癢可能是愈合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也可能是感染的表現,需結合具體情況判斷。愈合過程中新生的神經末梢和結締組織生長會引起瘙癢,而感染則伴隨紅腫、滲液等癥狀。
一、愈合期發癢的典型特征:
傷口愈合中期出現輕微瘙癢屬于生理現象。此時傷口表面干燥無滲出,邊緣呈現粉紅色新生組織,瘙癢程度較輕且無持續性疼痛。這與組織修復時組胺釋放刺激神經有關,可輕拍周圍皮膚緩解,避免抓撓破壞痂皮。
二、感染性發癢的識別要點:
伴隨紅腫熱痛、黃色滲液的瘙癢需警惕感染。致病菌繁殖會引發局部炎癥反應,常見于未規范消毒或沾水污染的傷口。觀察是否有發熱、膿性分泌物等全身癥狀,此類情況需及時清創處理,必要時進行細菌培養指導用藥。
日常護理應保持傷口清潔干燥,愈合期可覆蓋透氣敷料減少摩擦。飲食多補充優質蛋白和維生素C促進膠原合成,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瘙癢持續加重或出現異常分泌物,建議就醫評估感染風險。適度活動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但需防止傷口部位過度牽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