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可通過溶栓治療、降眼壓治療、血管擴張治療、高壓氧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通常由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痙攣、血栓栓塞、青光眼、巨細胞動脈炎等原因引起。
1、溶栓治療: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可能與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栓塞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突發無痛性視力喪失、視野缺損等癥狀。發病6小時內靜脈注射阿替普酶、尿激酶、鏈激酶等溶栓藥物可溶解血栓,恢復血流灌注。
2、降眼壓處理:
青光眼或外傷導致眼壓升高可能壓迫視網膜動脈。使用乙酰唑胺口服、甘露醇靜脈滴注降低眼壓,聯合按摩眼球促進血管再通。需監測視力變化及眼壓波動情況。
3、血管擴張治療:
血管痙攣性阻塞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靜脈滴注罌粟堿擴張血管。吸入95%氧氣與5%二氧化碳混合氣體,通過化學感受器反射改善視網膜血供。
4、高壓氧療法:
高壓氧艙治療能提高血氧分壓,增加視網膜組織氧擴散距離。每日1次2.5個大氣壓治療,連續5-7天可減輕視網膜細胞缺氧損傷。
5、手術治療:
對于頑固性病例可采用視網膜動脈插管溶栓或前房穿刺術。巨細胞動脈炎需聯合糖皮質激素治療,必要時行顳淺動脈活檢明確診斷。
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預后與就診時間密切相關,黃金救治窗為發病4-6小時。恢復期需控制血壓血糖,補充葉黃素和維生素B族營養素,避免劇烈運動及長時間低頭。定期眼科檢查監測視神經萎縮情況,視野缺損患者需進行視覺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