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充血可通過冷敷鎮痛、避免刺激物、調整咬合、藥物緩解、根管治療等方式治療。牙髓充血通常由齲齒侵蝕、外傷撞擊、溫度刺激、咬合創傷、牙周感染等原因引起。
1、冷敷鎮痛:
急性期用冰袋外敷患側面部,每次10-15分鐘,間隔2小時重復。低溫能收縮血管減輕充血,同時降低神經敏感度。避免直接接觸牙齒,防止溫度刺激加重癥狀。
2、避免刺激物:
暫停食用過冷過熱、酸性或堅硬食物,建議選擇室溫流質飲食。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避免牙膏摩擦患牙。吸煙者需暫時戒煙,尼古丁會加劇血管擴張。
3、調整咬合:
存在早接觸點時,通過調磨對頜牙降低咬合壓力。夜間磨牙患者需佩戴咬合墊,減少機械性刺激。建議采用腹式呼吸緩解緊張性咬合。
4、藥物緩解:
布洛芬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緩解疼痛,甲硝唑針對厭氧菌感染,地塞米松用于嚴重炎癥期。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菌斑,避免使用含酒精漱口水。
5、根管治療:
持續疼痛超過72小時或出現自發痛需開髓減壓,清除壞死牙髓。嚴重者行牙髓血運重建術,年輕恒牙可嘗試活髓切斷術保留根部牙髓活性。
治療期間每日用溫鹽水漱口3次,選擇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草莓促進膠原合成。避免單側咀嚼,練習叩齒運動改善血液循環。若出現跳痛或牙齦腫脹需立即就診,提示可能發展為急性牙髓炎。長期未愈的牙髓充血可能引發牙髓壞死,需定期口腔檢查排除隱匿性齲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