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脫皮可通過保濕護理、抗真菌藥物、糖皮質激素藥膏、維生素補充、就醫評估等方式治療。手部脫皮通常由皮膚干燥、真菌感染、接觸性皮炎、維生素缺乏、銀屑病等因素引起。
1、保濕護理:
皮膚干燥是脫皮常見原因,建議使用含尿素或乳木果油的護手霜,每日涂抹3-5次。避免頻繁接觸洗滌劑,家務時佩戴棉質手套。溫水洗手后立即擦干,室內濕度保持在50%-60%。
2、抗真菌藥:
真菌感染可能引發脫皮伴瘙癢,酮康唑乳膏、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凝膠等可抑制皮膚癬菌。癥狀持續需皮膚科鏡檢確診,合并水皰時避免抓撓。鞋襪需每日更換并用沸水燙洗。
3、激素藥膏:
接觸性皮炎導致的脫皮可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弱效激素,連續用藥不超過兩周。發病可能與鎳合金飾品、染發劑過敏有關,表現為紅斑基底上的鱗屑脫落。
4、營養補充:
長期缺乏維生素B3或維生素A可能引起掌跖角化過度,建議攝入動物肝臟、胡蘿卜、深綠色蔬菜。復合維生素B片與維生素E膠囊聯合使用可改善皮膚代謝,需連續補充1-2個月。
5、系統治療:
銀屑病等免疫性疾病需皮膚活檢確診,表現為邊界清晰的紅色斑塊伴銀白色脫屑。甲氨蝶呤、阿維A酸等系統用藥需嚴格監測肝功能,窄譜中波紫外線照射可延緩病情進展。
日常增加三文魚、堅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避免過度使用酒精洗手液。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可改善微循環,夜間涂抹凡士林后佩戴純棉手套加強修復。若脫皮面積持續擴大或滲液結痂,需排除剝脫性角質松解癥等特殊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