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通過早期診斷和規范治療多數可以治愈。關鍵治療措施包括終止妊娠、護肝支持治療、血漿置換、并發癥管理和重癥監護。
1、終止妊娠:
及時終止妊娠是治療的核心環節,通過剖宮產或引產解除妊娠狀態后,肝臟代謝負擔顯著減輕。臨床數據顯示,在發病2周內終止妊娠的患者肝功能恢復率達85%以上。終止時機需根據孕周、胎兒存活率和母親病情綜合評估。
2、護肝支持:
使用多烯磷脂酰膽堿、還原型谷胱甘肽等藥物促進肝細胞修復,配合維生素K預防出血。重癥患者需持續監測轉氨酶、膽紅素及凝血功能,必要時進行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幫助度過急性肝衰竭危險期。
3、血漿置換:
通過血液凈化技術快速清除體內堆積的游離脂肪酸和炎性介質,每次置換血漿2000-3000ml可改善微循環障礙。通常需要3-5次治療,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尤其對合并肝性腦病的患者效果顯著。
4、并發癥管理:
針對凝血功能障礙需補充新鮮冰凍血漿和冷沉淀,腎衰竭患者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約30%病例會并發胰腺炎或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需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維持血小板>50×10?/L。
5、重癥監護:
入住ICU進行多器官功能支持,包括呼吸機輔助通氣、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腸外營養。通過中心靜脈壓監測指導液體復蘇,控制血糖在6-10mmol/L,預防感染需使用頭孢三代抗生素。
患者出院后應堅持低脂高蛋白飲食,每日熱量控制在25-30kcal/kg,優先選擇魚類、豆制品等優質蛋白。恢復期每周復查肝功能,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損害的藥物。建議后續妊娠前進行遺傳代謝病篩查,孕期嚴格監測轉氨酶和尿酸水平。適度進行散步、孕婦瑜伽等有氧運動,保持BMI在18.5-23.9之間。心理方面需關注產后抑郁傾向,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