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長痘痘可通過局部清潔護理、抗真菌治療、抗細菌治療、抗過敏處理、就醫排查等方式治療。龜頭痘痘可能由衛生不良、真菌感染、細菌感染、接觸性皮炎、性傳播疾病等原因引起。
1、局部清潔護理:
每日用溫水輕柔清洗龜頭及包皮內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保持局部干燥透氣,選擇純棉內褲并勤換洗。包皮過長者需注意翻起清洗,避免污垢堆積。生理性珍珠疹無需特殊處理,但需與病理性皮疹鑒別。
2、抗真菌治療:
白色念珠菌感染表現為紅色丘疹伴白色分泌物,可選用克霉唑乳膏或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藥物。合并包皮龜頭炎時可能出現瘙癢脫屑,需同時治療伴侶預防交叉感染。糖尿病患者更易反復發作,需控制血糖水平。
3、抗細菌治療:
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能形成膿皰或毛囊炎,表現為疼痛性紅色痘痘。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乳膏。伴隨淋巴結腫大或發熱時提示感染擴散,需口服抗生素。日常需避免抓撓防止繼發感染。
4、抗過敏處理:
接觸安全套、洗滌劑等致敏物質后可能出現過敏性皮疹,表現為密集小丘疹伴瘙癢。立即停用可疑致敏物,局部冷敷緩解癥狀,必要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反復發作需做斑貼試驗明確過敏原。
5、就醫排查:
梅毒硬下疳、尖銳濕疣等性病初期可能表現為無痛性丘疹,需通過血液檢測或醋酸白試驗鑒別。持續2周未消退的皮疹、潰瘍或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時,應及時到皮膚性病科就診。醫生會根據病原學檢查結果制定針對性方案。
建議避免自行擠破痘痘以防感染擴散,治療期間暫停性生活。飲食宜清淡,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選擇寬松透氣的褲子減少摩擦,運動后及時清潔會陰部。若伴有包皮過長反復發炎,可考慮痊愈后行包皮環切術。觀察3-5天無改善或癥狀加重時,需完善尿常規、分泌物培養等檢查明確病因。夜間瘙癢明顯者可冷敷緩解,勿用熱水燙洗。合并糖尿病、免疫缺陷等基礎疾病者需積極控制原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