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鏡檢查后需注意飲食選擇、活動限制、癥狀觀察、藥物管理和生活習慣調整,避免并發癥并促進恢復。
1、飲食選擇:檢查后2小時內禁食禁水,避免咽喉麻醉殘留引發嗆咳。首餐選擇溫涼流質食物如米湯、藕粉,24小時內避免辛辣、堅硬、過燙食物。48小時后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減少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飲品攝入。
2、活動限制:術后靜臥30分鐘觀察生命體征,24小時內避免駕駛或高空作業。活檢患者三天內禁止劇烈運動如跑步、游泳,防止創面出血。普通胃鏡后6小時可恢復輕體力活動,無痛胃鏡需家屬陪同離院。
3、癥狀觀察:輕度咽喉不適可含服冰水緩解,持續胸痛需排除穿孔可能。活檢后出現黑便或嘔血應立即就醫,輕微腹脹可通過散步促進排氣。體溫超過38℃伴寒戰提示感染風險,需抗生素干預。
4、藥物管理:活檢患者需遵醫囑服用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合并出血者使用鋁碳酸鎂、硫糖鋁等胃黏膜保護劑。兩周內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糖尿病患者需調整降糖方案。
5、習慣調整:戒煙至少一周減少胃酸刺激,睡眠保持床頭抬高15度。建立飲食日記記錄不適食物,幽門螺桿菌陽性者實施分餐制。定期復查人群需明確隨訪時間,病理報告需專科醫師解讀。
術后恢復期應保持每日步行6000步促進胃腸蠕動,增加優質蛋白如魚肉、蛋清攝入加速黏膜修復。睡眠時長保證7小時以上,避免右側臥位減少胃酸反流。出現持續腹痛、嘔血或便血需急診處理,病理結果顯示癌變需多學科會診。日常避免暴飲暴食,胃食管反流患者睡前3小時禁食。長期隨訪患者建議每年復查胃鏡,慢性萎縮性胃炎需監測胃蛋白酶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