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女性閉經可能由過度節食、精神壓力、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卵巢早衰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調整飲食、心理疏導、藥物治療、手術干預、激素替代等方式治療。
長期熱量攝入不足導致體脂率低于17%時,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受抑制。體重快速下降10%-15%可能引發閉經,需逐步增加每日攝入至1800-2200大卡,優先補充優質蛋白如雞蛋、魚肉、豆制品。
慢性應激狀態促使皮質醇持續升高,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職場競爭或情感糾紛等心理因素占功能性閉經誘因的32%,建議每日進行正念冥想或瑜伽等減壓活動至少30分鐘。
胰島素抵抗與高雄激素血癥互為因果,超聲顯示卵巢竇卵泡數≥12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閉經發生率超50%,可服用二甲雙胍改善代謝,聯合炔雌醇環丙孕酮片調節月經周期。
垂體微腺瘤或抗抑郁藥使用導致血清泌乳素>25ng/ml,可能伴隨乳頭溢液。核磁共振檢出3mm以上瘤體需考慮經蝶竇手術,藥物可選溴隱亭、卡麥角林或喹高利特。
40歲前卵泡耗竭使促卵泡激素>40IU/L,染色體異常或自身免疫疾病為主要誘因。確診后需長期補充雌孕激素如戊酸雌二醇片、黃體酮膠囊,并行骨密度監測預防骨質疏松。
每日保證攝入30g堅果補充維生素E,每周3次抗阻訓練維持肌肉量。睡眠時長不足6小時會使閉經風險增加2.3倍,建議22點前入睡。持續3個月無自主月經需檢測性激素六項,排除宮腔粘連需行宮腔鏡檢查。未生育者盡早進行卵子冷凍保存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