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動脈血栓屬于需要及時干預的血管急癥,其嚴重程度與血栓位置、阻塞范圍及就診時機密切相關。若主干動脈完全阻塞且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患肢缺血壞死甚至截肢;部分阻塞或側支循環良好的情況預后相對較好。
一、急性下肢動脈血栓的典型表現:
突發患肢劇烈疼痛、皮膚蒼白、皮溫降低是最早出現的三聯征,隨著缺血時間延長會出現感覺異常、運動障礙。查體可見動脈搏動消失,嚴重者出現肌肉僵硬等不可逆損傷表現。發病6小時內為黃金救治窗口,超過24小時截肢風險顯著增加。
二、慢性動脈硬化合并血栓的特點:
多見于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表現為間歇性跛行行走后下肢酸痛需休息緩解,后期出現靜息痛、足部潰瘍。這類血栓往往與動脈斑塊破裂相關,需同時控制原發病。血管超聲或CTA檢查可明確血栓范圍和側支循環建立情況。
日常需戒煙限酒,保持適度步行鍛煉促進側支循環形成。飲食建議低鹽低脂,增加深海魚類攝入。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涼,穿寬松鞋襪防止摩擦損傷。定期監測血壓血糖,控制體重在正常范圍。出現下肢突發疼痛、膚色改變需立即平臥并急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