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頻尿急尿不盡多數情況下不能自愈,需根據病因針對性處理。常見原因包括泌尿系統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過度活動癥、神經源性膀胱及心理因素等。
1、泌尿系統感染:
細菌感染引起的膀胱炎或尿道炎是常見誘因,典型伴隨排尿灼痛、尿液渾濁。需通過尿常規確診,治療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等,同時增加飲水量沖刷尿道。
2、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因腺體壓迫尿道導致排尿困難,可能伴隨夜尿增多。可通過前列腺超聲診斷,藥物選擇包括坦索羅辛、非那雄胺等α受體阻滯劑和5α還原酶抑制劑。
3、膀胱過度活動癥:
膀胱逼尿肌異常收縮引起尿急,尿動力學檢查可確診。治療采用M受體拮抗劑如托特羅定,配合膀胱訓練減少咖啡因攝入。
4、神經源性膀胱:
糖尿病或脊髓損傷導致神經調節異常,常合并排尿無力。需進行尿流率測定,管理原發病同時使用間歇導尿或膽堿能藥物。
3、心理因素:
焦慮或強迫行為可能引發主觀排尿感,無器質性病變。通過排尿日記和心理評估鑒別,建議行為調節和盆底肌訓練改善癥狀。
每日飲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一次性大量攝入。限制酒精、咖啡等利尿飲品,晚餐后減少液體攝入可改善夜尿。凱格爾運動能增強盆底肌控制力,每次收縮維持10秒,每日3組。膀胱訓練可逐步延長排尿間隔,從每小時1次逐漸延長至3小時。癥狀持續超過1周或出現血尿、發熱時需及時泌尿科就診,避免延誤抗生素使用時機導致感染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