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青光眼可通過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治療、生活方式調整、定期監測等方式治療。原發性青光眼通常由房水循環障礙、視神經損傷、遺傳因素、年齡增長、眼部結構異常等原因引起。
原發性青光眼的藥物治療主要通過降低眼壓來延緩病情進展。常用藥物包括前列腺素類藥物如拉坦前列素,β受體阻滯劑如噻嗎洛爾,碳酸酐酶抑制劑如多佐胺。這些藥物通過不同機制減少房水生成或促進房水排出。藥物治療需長期堅持并定期復查眼壓和視神經狀況。
激光小梁成形術是治療開角型青光眼的有效方法,通過激光改善房水流出通道功能。選擇性激光小梁成形術創傷小且并發癥少。激光周邊虹膜切除術適用于閉角型青光眼,可預防急性發作。激光治療通常作為藥物治療的補充或替代方案。
小梁切除術是治療青光眼的經典手術方式,通過建立新的房水引流通道降低眼壓。青光眼引流閥植入術適用于難治性青光眼,通過植入物建立長期引流。手術治療的適應癥包括藥物控制不佳或病情進展迅速的患者。
避免長時間低頭和劇烈運動可減少眼壓波動。控制咖啡因攝入量有助于維持眼壓穩定。保持規律作息和情緒平穩對青光眼管理很重要。戒煙限酒可改善眼部微循環。適度有氧運動如散步有助于全身血液循環。
定期測量眼壓是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指標。每3-6個月進行視野檢查可監測視功能變化。視神經纖維層厚度檢測能早期發現神經損傷。建立完整的隨訪檔案有助于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家屬篩查對遺傳性青光眼有重要意義。
原發性青光眼患者應保持均衡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和E的蔬果,限制高鹽食物。適度進行太極拳等溫和運動有助于眼壓控制。日常注意用眼衛生,避免長時間閱讀或使用電子設備。嚴格遵醫囑用藥并定期復查是控制病情的關鍵。出現視力變化或眼痛等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