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宮內節育器上環的時間需根據流產方式和個人恢復情況決定。人工流產后即時放置、藥物流產后首次月經恢復后、自然流產后子宮復舊完成均可作為選擇時機,具體需結合子宮內膜修復程度和感染風險綜合評估。
1、人工流產即時:手術流產當天宮口松弛,醫生在確認妊娠組織清除干凈后可直接放置。需排除子宮穿孔或大出血等并發癥,術后聯合抗生素預防感染,兩周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
2、藥物流產后:需等待首次正常月經復潮,通常需要3-6周。藥物流產存在不全流產風險,過早放置可能增加節育器脫落率。月經恢復后超聲確認宮腔無殘留,血紅蛋白>90g/L方可手術。
3、自然流產后:建議常規等待1次正常月經周期。完全流產者子宮內膜修復約需15-20天,過早放置易引發子宮內膜炎。伴有流產感染史者需先完成抗炎治療,體溫正常持續1周后再考慮。
4、中期引產后:妊娠12周以上終止者,建議間隔3個月以上。引產術后子宮體積較大,需待宮腔形態完全恢復至正常大小。哺乳期婦女需排除懷孕可能,非哺乳者建議術后42天復查后放置。
5、特殊情況處理:剖宮產術后半年放置更安全,避免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存在貧血、盆腔炎急性期、宮頸病變活動期需暫緩操作,治愈后經??圃u估再實施。
流產后需加強鐵劑和蛋白質攝入促進造血功能恢復,推薦牛肉、菠菜、動物肝臟等富鐵食物。術后1個月避免劇烈運動,每周3次30分鐘快走有助于盆腔血液循環。放置節育器后3個月內需復查超聲確認位置,出現持續腹痛或異常出血應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