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角妊娠是指受精卵著床在子宮角部的一種異位妊娠。子宮角是子宮與輸卵管連接的部位,宮角妊娠可能導致子宮角破裂和大出血,屬于高風險妊娠。
1、解剖特點:子宮角部肌層較薄且血供豐富,胚胎在此著床后隨著發育容易導致局部擴張受限。妊娠囊向宮腔方向生長為宮角妊娠,向輸卵管方向生長則成為間質部妊娠。超聲檢查可見妊娠囊偏離宮腔中心,周圍肌層不完整。
2、危險因素:既往盆腔手術史如子宮肌瘤剔除術可能造成宮角瘢痕形成。輸卵管炎癥或子宮內膜異位癥可能導致輸卵管蠕動異常,增加宮角妊娠風險。輔助生殖技術中胚胎移植位置偏差也是常見誘因。
3、臨床表現:早期癥狀與正常妊娠相似,包括停經和尿HCG陽性。妊娠6-8周可能出現不規則陰道流血,約25%患者伴有單側下腹隱痛。破裂時可突發劇烈腹痛伴休克表現,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
4、診斷方法:經陰道超聲是首選檢查,特征包括宮角部膨隆、妊娠囊周圍肌層厚度<5mm。三維超聲能更清晰顯示妊娠囊與圓韌帶的關系。血清HCG水平監測有助于評估治療效果,磁共振成像適用于復雜病例。
5、治療方案:甲氨蝶呤藥物治療適用于早期未破裂且血流動力學穩定的患者。宮腔鏡手術可在直視下清除妊娠組織并電凝止血。腹腔鏡手術適用于疑似破裂病例,必要時需行子宮角部楔形切除術。
宮角妊娠患者術后需避孕3-6個月,再次妊娠前應評估子宮完整性。日常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飲食注意補充鐵劑和優質蛋白質。定期婦科檢查監測子宮內膜修復情況,計劃妊娠前建議進行輸卵管通暢度檢查。出現異常陰道流血或腹痛需及時就診,瘢痕子宮再次妊娠時應盡早超聲確認胚胎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