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建議持續至嬰兒滿6個月,之后可逐步添加輔食并繼續哺乳至2歲或更久。
1. 純母乳喂養階段0-6個月: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嬰兒出生后6個月內應完全以母乳為食。此階段母乳能提供全部營養需求,含有的免疫球蛋白和生長因子可增強嬰兒抵抗力,降低腹瀉、肺炎等感染風險。母親需注意均衡飲食,每日額外攝入約500千卡熱量,保證乳汁質量。哺乳頻率按需喂養,通常每天8-12次,通過觀察嬰兒排尿次數每日6-8次及體重增長情況判斷喂養充足性。
2. 輔食添加過渡期6-12個月:
滿6個月后需逐步引入強化鐵米粉、肉泥等輔食,母乳仍是主要營養來源。此階段母乳占總能量需求的60%-70%,輔食添加應從單一到多樣、由稀到稠,每次嘗試新食物需觀察3天是否過敏。繼續哺乳可緩解出牙期不適,哺乳時分泌的消化酶能輔助輔食消化。母親需保持每日哺乳4-6次,哺乳前先喂輔食避免嬰兒拒食。
3. 混合喂養持續期1-2歲:
1歲后母乳仍提供重要營養和免疫保護,約占總能量需求的30%-40%。此時可過渡到家庭飲食,但需避免蜂蜜、整粒堅果等高風險食物。哺乳次數可減至2-3次/日,建議固定在晨起、午睡后等時段。持續哺乳有助于幼兒情緒調節,哺乳時分泌的褪黑素能改善睡眠質量。母親若出現月經復潮,需注意哺乳期排卵可能性。
哺乳期間母親應每日補充400IU維生素D,嬰兒從出生兩周起需每日補充。哺乳姿勢建議采用搖籃式或側臥位,避免乳頭皸裂。可適量食用燕麥、黑芝麻等催乳食物,限制咖啡因攝入每日不超過200mg。斷奶應循序漸進,先減少日間哺乳次數,最后戒除晨昏奶,過程中可通過繪本、安撫物幫助幼兒適應。若出現乳腺炎需及時就醫,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