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感染不治療通常難以自愈,需及時干預防止病情加重。
1、淺表性霉菌感染:
皮膚或黏膜的淺表性霉菌感染如足癬、股癬,早期可能僅表現為輕微瘙癢或脫屑。此類感染雖不會立即危及健康,但真菌會持續繁殖擴散,導致皮損面積擴大,可能繼發細菌感染。日常需保持患處干燥透氣,避免抓撓,但單純依靠免疫力難以徹底清除病原體。
2、深部或反復性感染:
陰道念珠菌病、口腔鵝口瘡等反復發作的感染,或肺曲霉病等深部感染,自愈可能性極低。深部感染可能伴隨發熱、咳血等癥狀,真菌孢子可通過血液傳播至其他器官。免疫低下人群可能出現慢性遷延不愈,甚至引發敗血癥等嚴重并發癥。
治療需根據感染部位和程度選擇抗真菌藥物,如唑類、烯丙胺類或棘白菌素類藥物。日常需注意個人衛生,避免潮濕環境,穿透氣衣物。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免疫力低下者應定期監測。飲食宜清淡,限制高糖食品攝入,適當補充益生菌維持菌群平衡。癥狀持續或加重時需及時就醫,避免自行停藥導致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