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前病變與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直接相關,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主要致病因素。
高危型HPV感染可導致宮頸上皮細胞異常增生,長期未清除可能發展為癌前病變。HPV16型和18型是最常見的致癌亞型,約70%的宮頸癌與其相關。病毒通過整合宿主細胞DNA,干擾抑癌基因功能,促使細胞無限增殖。從感染到癌前病變通常需5-10年,免疫系統清除能力、病毒載量和基因型決定進展風險。
定期宮頸癌篩查能早期發現癌前病變。細胞學檢查聯合HPV檢測可提高檢出率。陰道鏡檢查及活檢是確診手段,根據病理結果分為低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和高級別鱗狀上皮內病變。高級別病變需及時干預,通過宮頸錐切術等治療可阻斷癌變進程。
預防HPV感染是降低癌前病變風險的關鍵措施。接種HPV疫苗能有效預防高危型感染,推薦9-45歲女性接種。保持單一性伴侶、使用避孕套可減少暴露風險。增強免疫力有助于病毒清除,需保證充足睡眠、均衡營養及適度運動。戒煙可改善宮頸局部免疫微環境,吸煙者病變進展風險增加2-3倍。30歲以上女性應每3年進行聯合篩查,已接種疫苗者仍需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