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術后可通過彈力襪穿戴、傷口護理、藥物使用、活動管理和定期復查等方式促進恢復。術后并發(fā)癥可能與靜脈功能不全、血栓形成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腫脹、疼痛等癥狀。
1、彈力襪穿戴:術后需持續(xù)穿戴醫(yī)用彈力襪2-4周,壓力梯度應選擇20-30mmHg。白天活動時全程穿戴,夜間平臥時可暫時脫下。彈力襪能促進靜脈回流,預防血栓形成,需注意每日檢查皮膚有無壓痕或過敏反應。
2、傷口護理:保持手術切口干燥清潔,術后48小時內(nèi)避免沾水。每日用碘伏消毒后覆蓋無菌敷料,觀察有無滲血、紅腫或異常分泌物。下肢微創(chuàng)手術切口通常無需拆線,傳統(tǒng)手術7-10天需門診拆線。
3、藥物使用:遵醫(yī)囑服用邁之靈、地奧司明等靜脈活性藥物改善微循環(huán)。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布洛芬,存在血栓風險者需注射低分子肝素。避免擅自服用阿司匹林類抗凝藥以免引發(fā)出血。
4、活動管理:術后6小時即可床上踝泵運動,24小時后逐漸下床短距離行走。避免久站久坐,每30分鐘變換體位,乘坐長途交通工具需間隔2小時活動下肢。兩周內(nèi)禁止泡溫泉、劇烈運動或提重物。
5、定期復查:術后1周、1個月、3個月需門診復查彩超,評估深靜脈通暢度及隱靜脈殘端情況。出現(xiàn)患肢周徑突然增粗、胸痛呼吸困難時需立即就醫(yī)排除肺栓塞。
術后飲食應增加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C攝入,如雞蛋、西蘭花促進傷口愈合,限制高鹽食物預防水腫。每日進行30分鐘平地步行鍛煉,睡眠時墊高患肢15-20厘米。保持體重指數(shù)<24,避免便秘減少腹壓增高因素。術后3個月避免高溫桑拿和重體力勞動,恢復期出現(xiàn)皮膚麻木感屬正常現(xiàn)象,通常6-12個月逐漸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