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疼但無蛀牙可能由牙周炎、牙隱裂、牙本質敏感、智齒冠周炎或三叉神經痛引起,需結合具體癥狀判斷病因。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周組織慢性炎癥,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和牙齒松動。牙周袋內細菌感染可刺激牙周膜神經引發疼痛,疼痛特點為持續性鈍痛,咀嚼時加重。治療需通過齦上潔治、齦下刮治清除菌斑,中重度者可能需牙周翻瓣手術。日常使用含氯己定漱口水可輔助控制炎癥。
2、牙隱裂:
牙齒表面微小裂紋可能延伸至牙本質深層,冷熱刺激或咬硬物時出現尖銳疼痛。裂紋較深時可波及牙髓引發自發痛。早期可通過樹脂充填或全冠修復保護患牙,若已導致牙髓炎則需根管治療。避免用患牙咬堅果等硬物是預防關鍵。
3、牙本質敏感:
牙齦退縮或釉質磨損導致牙本質小管暴露,冷熱酸甜刺激引發短暫銳痛。使用抗敏感牙膏封閉牙小管可緩解癥狀,嚴重者可進行激光治療或樹脂充填。減少酸性食物攝入并采用巴氏刷牙法能有效預防癥狀加重。
4、智齒冠周炎:
阻生智齒周圍軟組織感染引發腫痛,可放射至耳顳部,常伴張口受限。急性期需抗生素控制感染,局部用過氧化氫溶液沖洗。炎癥消退后建議拔除阻生智齒。保持口腔衛生,尤其注意智齒區域清潔可降低復發風險。
5、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受壓或病變導致面部陣發性電擊樣疼痛,可能被誤認為牙痛。疼痛觸發點常在牙齦或面部皮膚,卡馬西平等藥物可緩解癥狀,頑固性疼痛需考慮微血管減壓術。需通過MRI排除顱內占位性病變。
非蛀牙性牙痛患者應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藥掩蓋病情,建議記錄疼痛性質、持續時間及誘發因素。每日用溫鹽水漱口3-4次減輕炎癥,選擇軟毛牙刷減少牙齦刺激。飲食避免過冷過熱,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牙齦抵抗力。若疼痛持續超過3天或伴隨發熱、面部腫脹,需立即口腔科就診排除頜骨感染等嚴重情況。規律口腔檢查能早期發現牙周病、隱裂等問題,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專業潔牙和口腔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