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晚期患者的生存期受腫瘤分期、轉移范圍、治療方案及個體差異等多因素影響,中位生存期通常為6-18個月。
晚期直腸癌指已發生遠處轉移的IV期疾病,5年生存率不足15%。腫瘤浸潤深度、淋巴結轉移數量及遠處器官受累程度直接影響預后,肝轉移患者中位生存期較肺轉移者縮短30%-40%。
系統治療是主要手段,FOLFOX奧沙利鉑+亞葉酸鈣+氟尿嘧啶、FOLFIRI伊立替康+亞葉酸鈣+氟尿嘧啶等化療方案可延長生存期4-8個月。靶向藥物貝伐珠單抗、西妥昔單抗聯合化療能提升客觀緩解率。
單一器官轉移患者通過局部治療可能獲得更佳預后。肝轉移灶可行射頻消融或選擇性內放射治療,肺轉移可考慮立體定向放療,骨轉移需聯合雙膦酸鹽類藥物控制骨相關事件。
ECOG評分≤2分的患者對治療耐受性更好,生存獲益顯著。營養支持治療維持BMI>18.5kg/m2、血清白蛋白>30g/L可降低治療中斷風險,體能下降者需調整化療劑量強度。
RAS野生型患者對EGFR抑制劑反應率更高,MSI-H/dMMR患者可能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帕博利珠單抗中獲益。循環腫瘤DNA監測有助于動態評估治療效果。
建議每日攝入1.2-1.5g/kg優質蛋白質,分6-8次少量進食緩解消化道癥狀。低強度有氧運動如床邊踏步每周3次,每次10-15分鐘可改善癌因性疲乏。疼痛管理需遵循三階梯原則,嗎啡緩釋片聯合加巴噴丁能有效控制神經病理性疼痛。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及腫瘤標志物,出現腸梗阻、惡病質等并發癥需及時住院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