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沙眼可通過眼部清潔、抗生素治療、環境改善、癥狀管理和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兒童沙眼通常由細菌感染、衛生條件差、免疫力低下、接觸傳播和反復感染等原因引起。
保持眼部清潔是治療沙眼的基礎措施。使用溫水或生理鹽水輕柔清洗眼瞼及睫毛根部,清除分泌物和結痂。避免用臟手揉眼,每日清洗2-3次。清潔后可用無菌棉簽蘸取少量嬰兒洗發水稀釋液擦拭瞼緣,減少細菌滋生。
沙眼衣原體感染需規范使用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阿奇霉素口服懸液、紅霉素眼膏和四環素類眼膏。阿奇霉素單次大劑量給藥可有效殺滅病原體,紅霉素眼膏需每日涂抹瞼緣3-4次,持續6周。嚴重病例需聯合全身用藥。
切斷傳播途徑對防治復發至關重要。定期消毒患兒毛巾、枕套等個人物品,提倡流水洗臉。改善居住環境通風采光,消滅蒼蠅等傳播媒介。集體生活場所需實施分盆分巾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針對瞼內翻、倒睫等并發癥需及時干預。早期可通過膠布粘貼矯正輕度瞼內翻,頑固性倒睫可采用電解拔睫術。角膜血管翳患兒需使用人工淚液緩解異物感,合并角膜潰瘍時需加用修復類眼藥水。
治療期間每2周復查一次,觀察瞼結膜濾泡消退情況。治愈后仍需每3個月隨訪1年,監測是否有瘢痕性瞼內翻等后遺癥。復發患兒需重新進行病原學檢測,必要時調整用藥方案。
日常飲食應增加維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蘿卜、動物肝臟,促進角膜上皮修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證充足睡眠增強免疫力。治療期間暫緩游泳等群體活動,恢復期可進行乒乓球等非對抗性運動鍛煉眼部協調性。家長需持續教育兒童養成不揉眼、勤洗手等衛生習慣,學校集體篩查有助于早期發現潛在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