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路感染可通過抗生素治療、止痛藥物輔助、中藥調理、局部護理、生活方式調整等方式干預。該疾病通常由細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尿路結構異常、衛生習慣不良、激素水平變化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是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需根據病原菌選擇敏感抗生素。常用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頭孢克肟、呋喃妥因,療程通常3-7天。反復感染者需進行尿培養指導用藥。
2、止痛對癥:尿頻尿急伴隨灼痛時可短期使用解痙藥物。鹽酸黃酮哌酯可緩解膀胱痙攣,布洛芬能減輕炎癥疼痛,但需注意止痛藥不能替代抗菌治療。
3、中藥輔助:具有清熱利濕功效的中成藥可輔助治療。三金片能抑制大腸桿菌,熱淋清顆粒可改善排尿癥狀,用藥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
4、局部護理:保持會陰清潔可減少細菌滋生。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避免使用堿性洗劑,性生活后及時排尿,月經期勤換衛生用品。
5、調節免疫:長期反復感染需增強防御能力。補充維生素C酸化尿液,攝入蔓越莓制品抑制細菌黏附,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
尿路感染患者需每日飲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和盆浴,選擇純棉透氣內褲。急性期暫停性生活,飲食忌辛辣刺激,可食用冬瓜、薏仁等利尿食材。癥狀持續48小時無緩解或出現發熱腰痛需及時就醫,孕婦及糖尿病患者出現感染應首選頭孢類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