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壞死屬于嚴重急癥,需立即就醫處理。腸道組織缺血缺氧導致細胞死亡,可能引發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等致命并發癥。
1、腸壞死的病理機制:
腸壞死多由腸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導致供血中斷,也可因腸扭轉、腸套疊等機械性梗阻引發。腸道黏膜屏障受損后,細菌和毒素進入血液循環,激活全身炎癥反應。發病6小時內未干預可造成不可逆損傷,壞死腸段超過2米時死亡率高達70%。
2、典型臨床表現:
早期表現為突發劇烈腹痛與體征不符,后期出現腹脹、血便、腹膜刺激征。實驗室檢查可見白細胞計數>20×10?/L、乳酸>4mmol/L,CT顯示腸壁增厚伴門靜脈積氣。需與腸梗阻、胰腺炎等急腹癥鑒別,誤診率可達30%。
3、臨床分級與預后:
根據壞死范圍分為局限性單段腸管和廣泛性多段腸管。局限性壞死及時手術切除后5年生存率約60%,廣泛性壞死即使行全腸切除聯合TPN治療,院內死亡率仍超過50%。合并基礎疾病如房顫、動脈硬化的患者預后更差。
術后需長期腸外營養支持,逐步嘗試腸內營養時選擇短肽型制劑??祻推诿咳昭a充維生素B12 500μg,每周監測前白蛋白水平。建議采用低纖維、低渣飲食,避免高滲食物刺激殘余腸道。術后6個月內每2個月復查腸鏡,關注吻合口愈合情況。適當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增強膈肌力量,但需避免增加腹壓的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