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輸尿管反流可能由先天性輸尿管發育異常、膀胱內壓增高、尿路感染、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障礙、膀胱出口梗阻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排尿異常、反復尿路感染、腰部疼痛、尿液混濁、生長發育遲緩等癥狀。
1、排尿異常:患者可能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排尿不適感,嬰幼兒可表現為排尿時哭鬧。這類癥狀與膀胱功能紊亂有關,建議記錄排尿日記,避免憋尿,必要時進行膀胱功能訓練。
2、反復尿路感染:反流導致細菌上行感染,表現為發熱、寒戰、排尿灼熱感。需定期尿常規檢查,急性期可選用頭孢克肟、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磷霉素等抗生素治療。
3、腰部疼痛:尿液反流至腎臟引起腎盂壓力增高,出現單側或雙側腰部鈍痛。可能與腎積水有關,超聲檢查可明確診斷,疼痛明顯時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緩解癥狀。
4、尿液混濁:常見膿尿或血尿,提示存在尿路感染或腎臟損傷。需增加每日飲水量至2000ml以上,避免攝入咖啡因及酒精等刺激性飲品。
5、生長發育遲緩:兒童患者因長期營養吸收障礙可能出現身高體重低于同齡人。需監測生長發育曲線,保證每日蛋白質攝入量,如雞蛋、魚肉、豆制品等優質蛋白來源。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ml水分攝入,選擇低鹽飲食避免高血壓加重腎臟負擔。適宜進行游泳、瑜伽等避免腹部加壓的運動,睡前排空膀胱減少反流機會。嬰幼兒護理需注意會陰部清潔,及時更換尿布預防感染。定期復查尿常規、泌尿系超聲及腎功能評估,重度反流需考慮輸尿管再植術等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