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性皮炎是一種因長期不當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或含激素成分護膚品導致的皮膚炎癥反應。該病可能由激素依賴、皮膚屏障受損、免疫抑制、微生物感染、血管異常擴張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停用激素、修復屏障、抗炎治療、調節免疫、控制感染等方式干預。
1、激素依賴:長期外用激素會抑制皮膚自身代謝功能,形成藥物依賴性。突然停藥可能出現反跳性紅斑、灼熱感等戒斷反應。需在醫生指導下采用階梯減量法逐步撤藥,配合冷噴緩解急性癥狀。
2、屏障受損:激素會破壞角質層脂質結構,導致經皮失水率升高。表現為皮膚干燥脫屑、對外界刺激敏感。使用含神經酰胺、膽固醇的醫學護膚品,避免過度清潔有助于屏障重建。
3、免疫紊亂:激素抑制局部免疫功能,使皮膚對微生物易感性增加。可能出現痤瘡樣疹、毛囊炎等繼發感染。短期使用他克莫司軟膏等免疫調節劑,聯合低濃度水楊酸可改善癥狀。
4、血管反應:激素導致真皮毛細血管持續性擴張,表現為持久性紅斑和灼熱感。脈沖染料激光或強脈沖光治療能選擇性封閉異常血管,配合口服羥氯喹減輕血管炎癥。
5、微生物失衡:激素環境促進馬拉色菌、葡萄球菌等條件致病菌增殖。表現為瘙癢、滲出等濕疹樣改變。細菌培養指導下使用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感染時聯用酮康唑洗劑。
日常護理需避免熱水燙洗和機械摩擦,選擇無香料無酒精的溫和清潔產品。飲食注意減少辛辣刺激及高糖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和必需脂肪酸。癥狀持續加重或出現膿皰等感染體征時,應及時至皮膚科進行真菌鏡檢和過敏原檢測。恢復期可進行低頻次冷敷,使用醫用敷料促進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