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與食管炎的嚴重程度需根據具體病理階段評估。食管炎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發癥之一,兩者存在因果關系但危害性不同。
1、胃食管反流:長期胃酸反流可損傷食管黏膜,但早期可能僅表現為燒心、反酸等可逆癥狀。調整生活方式如睡前3小時禁食、抬高床頭15-20厘米能緩解癥狀,避免攝入咖啡因、巧克力等促反流食物。
2、非糜爛性食管炎:胃鏡下可見黏膜充血水腫但無破損,癥狀與反流相似但持續時間更長。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泮托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聯合鋁碳酸鎂等黏膜保護劑使用效果更佳。
3、糜爛性食管炎:胃鏡下可見食管黏膜破損甚至潰瘍,可能伴隨吞咽疼痛、胸骨后灼燒感。除藥物治療外需評估是否存在Barrett食管等癌前病變,必要時進行內鏡下射頻消融治療。
4、食管狹窄:反復炎癥導致纖維組織增生,出現進行性吞咽困難。需通過食管擴張術緩解梗阻,嚴重者可能需放置食管支架或實施抗反流手術如Nissen胃底折疊術。
5、Barrett食管:長期反流導致食管鱗狀上皮被柱狀上皮取代,癌變風險增加0.5%-1%/年。需每1-3年進行內鏡監測,發現高級別上皮內瘤變需行內鏡下黏膜切除術。
控制體重指數在18.5-23.9之間可降低腹壓,規律進行瑜伽、游泳等非腹部加壓運動有助于改善癥狀。每日攝入20-30克膳食纖維維持腸道功能,避免高脂飲食減少胃排空延遲。睡眠時保持左側臥位利用解剖角度減少反流,癥狀持續加重需及時進行24小時食管pH監測評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