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炎疼痛可通過熱敷理療、限制劇烈運動、使用抗炎藥物、物理治療、調整營養攝入等方式緩解。骨骺炎通常由運動損傷、骨骼快速生長、局部炎癥反應、慢性勞損、代謝異常等原因引起。
1、熱敷理療:局部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炎癥反應。每日用40℃左右熱毛巾敷患處15分鐘,配合輕柔按摩可緩解肌肉緊張。避免冰敷以免加重骨骺供血不足。
2、運動管理:暫停跑跳等高沖擊運動,改為游泳、騎自行車等低負重活動。使用護具分散骨骼壓力,單次運動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每周不超過4次。
3、藥物干預: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可短期使用。疼痛劇烈時可采用局部涂抹扶他林軟膏,避免長期口服激素類藥物。
4、物理治療:超聲波治療可促進軟骨修復,每周2-3次。體外沖擊波治療能改善局部微循環,嚴重病例可嘗試脈沖射頻消融術緩解頑固性疼痛。
5、營養補充:每日攝入800mg鈣質,優選牛奶、奶酪、豆腐等食物。補充維生素D3促進鈣吸收,適量增加三文魚、蛋黃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骨骺炎患者應保持每日30分鐘低強度有氧運動,飲食注意均衡攝入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疼痛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關節腫脹發熱時需及時就醫,青少年患者建議每半年監測骨齡發育情況。睡眠時使用枕頭墊高患肢,避免側臥壓迫炎癥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