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脂肪瘤是一種常見的軟組織良性腫瘤,由成熟脂肪細胞異常增生形成,多表現為皮下無痛性柔軟包塊。
1、形成機制:
脂肪瘤的發病與脂肪代謝異常有關,脂肪細胞在局部組織過度增殖形成包膜完整的腫塊。可能與遺傳因素、激素水平變化或局部脂肪分布異常相關,極少惡變。
2、典型特征:
腫塊質地柔軟有彈性,邊界清晰可推動,直徑通常1-5厘米,生長緩慢。好發于四肢近端、頸背部等脂肪豐富區域,單發或多發,按壓無疼痛感。
3、鑒別診斷:
需與皮脂腺囊腫、纖維瘤或脂肪肉瘤區分。超聲檢查可見均勻高回聲團塊,MRI顯示T1/T2加權像均呈高信號,確診需結合病理活檢排除惡性腫瘤。
4、處理原則:
無癥狀小脂肪瘤無需治療,定期觀察即可。體積過大影響功能或美觀時,可通過外科手術完整切除,復發率低于5%。禁止自行針刺或擠壓。
5、特殊類型:
彌漫性脂肪瘤病屬于罕見遺傳病,表現為全身多發融合性脂肪瘤。血管脂肪瘤內含豐富血管網,手術易出血需術前評估。
日常需保持體重穩定避免肥胖,減少高脂飲食攝入。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促進脂肪代謝,避免局部長期機械刺激。術后保持傷口清潔干燥,兩周內避免劇烈運動防止血腫形成。若發現腫塊短期內迅速增大、質地變硬或出現疼痛,需及時就醫排除惡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