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可能由感冒、過敏、空氣污染、胃食管反流、慢性咽炎等因素引起,長期咳嗽可能誘發或加重咽炎。
1、感冒: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上呼吸道炎癥,刺激咽喉黏膜導致咳嗽。頻繁咳嗽使咽部黏膜持續充血,可能發展為急性咽炎。建議多飲水,用淡鹽水漱口緩解癥狀。
2、過敏:花粉、塵螨等過敏原刺激咽喉引發咳嗽反射。反復過敏反應會導致咽部淋巴濾泡增生,形成過敏性咽炎。需遠離過敏原,必要時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
3、空氣污染:煙霧、粉塵等顆粒物沉積在咽部,通過咳嗽排出異物的同時損傷黏膜屏障。長期暴露可能造成慢性咽炎。使用空氣凈化器,佩戴口罩減少刺激。
4、胃食管反流:胃酸反流至咽喉引起刺激性咳嗽,胃酸腐蝕咽部黏膜導致反流性咽炎。睡眠時抬高床頭,避免飽餐后立即平臥。
5、慢性咽炎:咽部炎癥本身會引起咳嗽,咳嗽動作又加重局部炎癥形成惡性循環。表現為咽干、咽癢、異物感。可采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避免過度清嗓。
預防咽炎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飲水量,常吃雪梨、銀耳等潤喉食物。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減少咳嗽頻率,避免辛辣刺激飲食。室內濕度維持在50%-60%,定期用生理鹽水清洗鼻腔。若咳嗽持續超過兩周或伴隨發熱、血痰,需進行喉鏡檢查排除其他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