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瀉多數情況下可以自愈。急性胃腸炎或食物中毒引起的癥狀通常持續1-3天,通過充分休息和補液可自行緩解。
1、生理性因素引起的自愈情況:
飲食不當或輕度病毒感染導致的胃腸功能紊亂,表現為嘔吐、腹瀉、腹部隱痛。機體通過排出有害物質實現自我修復,期間需保持清淡飲食,選擇米湯、藕粉等低渣食物,每日分次補充含電解質的口服補液鹽。觀察尿液顏色變淺、排便次數減少即為好轉跡象。
2、病理性因素需醫療干預的情況:
細菌性痢疾或輪狀病毒感染引發的持續癥狀,可能與不潔飲食、接觸傳染源有關,通常伴隨發熱超過38.5℃、血便或脫水體征。諾如病毒感染者糞便檢測可見輪狀病毒抗原陽性,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升高。需使用蒙脫石散保護腸黏膜,必要時聯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抗感染,嚴重脫水者需靜脈輸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
發病期間每日飲水量應達到2000毫升以上,采用少量多次方式補充。恢復期逐步添加蒸蘋果、山藥粥等收斂性食物,避免豆漿、韭菜等產氣食材。保持餐具高溫消毒,如癥狀超過72小時未緩解或出現意識模糊、少尿等表現,需立即消化內科就診。日常注意冰箱食物生熟分開存放,處理海鮮時佩戴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