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壓高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方式治療。低壓高通常由鈉鹽攝入過量、肥胖、長期精神緊張、原發性高血壓、腎動脈狹窄等原因引起。
1、限鹽減重:減少每日鈉鹽攝入至6克以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類。超重者需通過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及飲食控制將BMI降至24以下,體重每減輕10kg可降低收縮壓5-20mmHg。
2、利尿劑治療:氫氯噻嗪通過抑制腎小管鈉重吸收減少血容量,吲達帕胺兼具利尿和鈣拮抗作用,呋塞米適用于腎功能不全者。長期使用需監測血鉀,可能出現尿酸升高副作用。
3、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通過減慢心率降低心輸出量,比索洛爾對β1受體選擇性更高,卡維地洛兼具α受體阻斷作用。禁用于哮喘患者,可能引起乏力及性功能障礙。
4、鈣通道阻滯劑:硝苯地平控釋片通過阻斷血管平滑肌鈣離子通道擴張外周動脈,氨氯地平作用持續時間長達24-36小時,常見不良反應包括踝部水腫和牙齦增生。
5、血管緊張素抑制劑:依那普利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Ⅱ生成擴張血管,培哚普利降壓平穩且具器官保護作用,厄貝沙坦適用于ACEI引發咳嗽患者。用藥期間需監測腎功能和血鉀。
建議每日攝入富含鉀的香蕉、菠菜,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睡眠時保持頭部抬高15厘米。家庭血壓監測應選擇經過認證的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測量前靜坐5分鐘,連續測量3次取平均值。當家庭自測血壓持續≥135/85mmHg或出現視物模糊、劇烈頭痛時需及時心血管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