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猝死前最主要的三大癥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與突發意識喪失。這些癥狀可能由冠狀動脈急性閉塞、惡性心律失常或心肌病等因素引發,需立即就醫干預。
1、胸痛:
胸痛是心臟猝死前最常見的預警信號,多表現為心前區壓榨性疼痛或悶脹感,可向左肩、下頜或背部放射。典型心絞痛通常持續3-5分鐘,若疼痛超過20分鐘未緩解需警惕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表現可能為上腹痛或牙痛,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更易出現無痛性心肌缺血。胸痛發作時伴隨冷汗、惡心等癥狀時,提示心肌嚴重缺血缺氧。
2、呼吸困難:
突發呼吸困難可能反映急性左心衰竭或肺栓塞。患者常描述為"窒息感"或"無法平臥",伴隨粉紅色泡沫痰提示肺水腫。靜息狀態下出現的呼吸困難更危險,尤其在夜間突發端坐呼吸時,可能預示惡性心律失常即將發生。部分患者前期會出現活動耐量進行性下降,如爬樓梯氣促加重等前驅癥狀。
3、意識喪失:
突發意識喪失是心臟驟停的直接表現,通常由室顫或心臟停搏導致。前驅癥狀可能包括頭暈、視物模糊或短暫黑朦,部分患者會出現肢體抽搐或大小便失禁。心臟性暈厥與普通暈厥的關鍵區別在于發作前無明確誘因如久站、疼痛刺激,且恢復后仍存在面色蒼白、脈搏微弱等循環衰竭體征。
預防心臟猝死需綜合管理心血管危險因素。建議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及血脂水平,戒煙并控制每日鈉鹽攝入低于5克。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累計150分鐘以上。存在冠心病高危因素者應避免劇烈情緒波動,冬季注意保暖防寒。若出現不明原因乏力、心悸等非特異性癥狀持續兩周以上,建議完善動態心電圖與心臟超聲檢查。家庭常備硝酸甘油等急救藥物,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直系親屬應學習心肺復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