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位是否正常可通過超聲檢查、腹部觸診、胎心監護、骨盆測量、臨床癥狀等方式診斷。
超聲檢查是判斷胎位最準確的方法,通過高頻聲波成像直接觀察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和姿勢。B超可清晰顯示胎頭、脊柱及四肢的朝向,區分頭位、臀位或橫位。孕晚期建議每2-4周復查一次,動態監測胎位變化。三維超聲能立體呈現胎兒與骨盆的空間關系,輔助評估分娩風險。
產科醫師通過四步觸診法評估胎位。第一步確定宮底高度判斷孕周,第二步觸摸胎背與肢體位置,第三步觸診胎先露部是否入盆,第四步確認胎頭俯屈程度。頭位時可在恥骨聯合上方觸及硬而圓的胎頭,臀位則觸及不規則胎臀。觸診準確性依賴操作者經驗,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胎心音位置可間接提示胎位。頭位時胎心多在臍下兩側最清晰,臀位時胎心音在臍上方。電子胎心監護能記錄胎心率曲線,異常圖形可能提示胎位異常導致的臍帶受壓。持續胎心監測對臀位孕婦尤為重要,可及時發現胎兒窘迫。
通過骨盆外測量和內診評估產道條件。測量髂棘間徑、髂嵴間徑等數據,結合胎頭雙頂徑判斷頭盆相稱性。骨盆狹窄或胎兒過大時,即使胎位正常也可能導致難產。X線或MRI骨盆測量更精確,但需權衡放射線暴露風險。
胎位異常孕婦可能出現宮縮乏力、產程延長等表現。臀位初產婦常見宮縮不協調,經產婦可能突發胎膜早破。橫位孕婦腹部呈橫橢圓形,臨產后易出現臍帶脫垂。持續性枕后位常導致腰骶部劇痛,需警惕梗阻性難產。
孕期保持適度運動如瑜伽球操、側臥位休息有助于胎位自然調整。飲食注意補充鈣鎂元素預防宮縮異常,每日攝入300ml牛奶、50g豆制品。孕32周后發現胎位異??蓢L試膝胸臥位矯正,每日2次每次15分鐘。臨近預產期仍為臀位或橫位時,需提前討論剖宮產方案。定期產檢配合胎動計數,發現胎動減少或陰道流液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