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晚期臨終前三天可能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模糊、血壓下降、四肢冰冷、痰液淤積、吞咽困難、尿量減少、瞳孔散大等癥狀。
腫瘤壓迫氣管或胸腔積液導致通氣功能障礙,患者表現為呼吸頻率加快、張口呼吸、鼻翼扇動。可抬高床頭30度,采用低流量氧氣吸入緩解癥狀。
多器官衰竭引起代謝產物蓄積,血氧飽和度低于80%時會出現譫妄、嗜睡。保持環境安靜,避免強光刺激,定時用溫毛巾擦拭面部。
循環系統衰竭導致收縮壓常低于90mmHg,伴有脈搏細弱。監測每小時尿量,維持靜脈通路,必要時使用多巴胺維持血壓。
末梢循環障礙使皮膚溫度降低,甲床呈青紫色。加蓋輕質棉被保暖,每兩小時協助翻身,避免使用電熱毯防止燙傷。
咳嗽反射減弱致呼吸道分泌物滯留,聽診可聞及濕啰音。采用側臥位促進引流,使用吸痰器清理口腔分泌物,霧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稀釋痰液。
咽喉肌肉松弛造成飲水嗆咳,需停止經口進食。用棉簽蘸取清水濕潤嘴唇,口腔護理每日3次預防真菌感染。
腎功能衰竭使24小時尿量少于400ml,導尿管可見深褐色尿液。記錄出入量,避免含鉀食物,必要時進行床旁血液濾過。
腦干功能抑制表現為對光反射消失,雙側瞳孔直徑超過5mm。拉合窗簾減少光線刺激,輕聲與患者交流避免突然聲響。
臨終階段需保持房間溫度22-24℃,濕度50%-60%,每日進行四肢被動運動。選擇米湯、藕粉等流質飲食,避免牛奶等產氣食物。播放舒緩音樂,家屬可通過撫觸、語言交流給予心理支持。當出現潮式呼吸或心跳驟停時,立即聯系醫護人員進行臨終關懷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