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濕疹可選擇的中藥包括黃柏、苦參、地膚子等,需根據證型辨證用藥。
濕疹在中醫辨證中常見濕熱蘊膚、血虛風燥等證型。濕熱型表現為皮膚潮紅、滲液明顯,適合選用清熱燥濕類中藥,如黃柏具有清熱燥濕功效,常與黃芩配伍;苦參能清熱除濕止癢,多用于急性期滲液較多時;地膚子可利濕止癢,常制成外洗劑使用。血虛風燥型表現為皮膚干燥脫屑,宜選用養血潤燥類中藥,如當歸能活血養血,常與生地黃同用;丹參具有活血祛風作用;白鮮皮可祛風止癢,多配合潤膚油膏外涂。
日常護理需保持皮膚清潔但避免過度清洗,沐浴水溫控制在37℃左右,沐浴后及時涂抹保濕劑。穿著寬松透氣的棉質衣物,避免化纖材質摩擦刺激。飲食宜清淡,少食辛辣刺激及海鮮發物,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的蔬果。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加重病情。瘙癢明顯時可冷敷緩解,切忌抓撓導致繼發感染。癥狀持續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