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香連丸是抗病毒的藥嗎
當出現脾虛濕熱癥狀時應引起重視,最好盡快在醫生指導下采用合適的藥物治療,而很多中成藥治療脾虛濕熱癥狀的效果也非常好,比如人參健脾丸就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治療脾虛的中成藥,其主要功效和作用為健脾養胃,消補兼施。
脾虛濕熱是一種中醫病名,當身體出現脾虛濕熱癥狀時,應該及時進行治療,否則就會對健康造成更多影響。而用中藥治療脾虛濕熱也是臨床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些治療脾虛濕熱常用的效果比較好的中成藥,供大家參考使用:
1、人參健脾丸:這種中成藥的成分非常多,包括了由人參、白術、蓮子、白扁豆、甘草、山藥、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山楂、芡實、薏苡仁、六神曲、谷芽、當歸、枳殼等。其主要功效和作用為健脾養胃,消補兼施。使用方法為口服,每次選取合適劑量用溫開水送服即可,每日2次。
2、附子理中丸:此種中成藥的成分包括了白術、附子、黨參、甘草、干姜等。其具有治療脾胃虛寒的作用,可起到很好的止瀉止痛功效,使用方法為口服,每日要選取合適劑量間隔服用3次。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種應付應謹慎使用的中成藥。
3、龍膽瀉肝丸:此種中成藥是臨床當中常用的一種藥物,其中的成分主要為龍膽、當歸(酒炒)、柴胡、澤瀉、木通、黃芩、梔子(炒)、車前子(鹽炒)、地黃、炙甘草。其具有非常好的清利肝膽,消除濕熱等作用。可用來治療肝膽濕熱導致的頭暈目赤、脅痛口苦、耳鳴耳聾、濕熱帶下、尿赤。
4、加味香連丸:這種中成藥的主要作用是清熱祛濕以及化滯止痛。其成分包括了黃連、黃芩、黃柏、白芍、厚樸、枳殼、檳榔、木香、當歸、延胡索、吳茱萸、甘草等,可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大腸濕熱引起的痢疾。使用方法為口服,一般患者每日可選取合適劑量間隔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