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硬包可通過熱敷處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穿刺引流、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硬包可能由毛囊炎、表皮囊腫、腱鞘囊腫、脂肪瘤、痛風石等原因引起。
1、熱敷處理:
早期硬包可采用40℃左右溫熱毛巾每日敷3次,每次15分鐘。熱敷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癥消退,適用于毛囊炎初期或腱鞘囊腫未感染時。熱敷期間避免擠壓硬包,觀察是否出現紅腫加重情況。
2、外用藥物:
局部涂抹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藥膏可治療細菌感染性硬包。對于痛風石或炎性結節,可使用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緩解疼痛。用藥前需清潔皮膚,藥物應覆蓋整個硬包及周圍2厘米區域。
3、口服藥物:
頭孢氨芐膠囊、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等口服抗生素適用于伴隨發熱的感染性硬包。痛風石患者需服用別嘌醇片控制尿酸。口服藥物需完整療程,避免自行停藥導致病情反復。
4、穿刺引流:
化膿性硬包需在消毒后穿刺排膿,配合生理鹽水沖洗膿腔。腱鞘囊腫可通過穿刺抽出膠凍樣內容物,術后加壓包扎防止復發。操作需嚴格無菌,穿刺后24小時內保持敷料干燥。
5、手術切除:
直徑超過1厘米的脂肪瘤、反復發作的腱鞘囊腫需手術完整切除包塊。表皮囊腫需連同囊壁徹底清除,痛風石需在尿酸控制穩定后手術。術后7-10天拆線,切口避免沾水。
硬包治療期間應保持手部清潔干燥,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飲食宜清淡,限制高嘌呤食物攝入,每日飲水2000毫升以上。恢復期可進行手指屈伸鍛煉,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過度用力。觀察硬包變化情況,若出現持續增大、破潰滲液或伴隨發熱,應及時復診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