鋇餐造影檢查適用于上消化道結構異常評估、功能性障礙診斷及疾病篩查,具體指征包括吞咽困難排查、胃食管反流癥狀評估、不明原因上腹痛鑒別、消化道出血定位以及術后吻合口復查。
1、吞咽困難:
持續(xù)性吞咽困難或進食梗阻感需通過鋇餐造影觀察食管通過性。該檢查能清晰顯示食管狹窄部位與程度,鑒別賁門失弛緩癥、食管腫瘤等器質性病變。典型表現(xiàn)為鋇劑滯留或截斷征象,伴隨胸骨后疼痛或反流癥狀時提示需進一步胃鏡活檢。
2、反流癥狀:
長期反酸燒心患者可通過動態(tài)造影評估胃食管連接部功能。檢查時采取頭低腳高位可誘發(fā)鋇劑反流,量化反流高度與頻率,輔助診斷食管裂孔疝或反流性食管炎。臥位觀察到鋇劑向食管下段倒流即為陽性表現(xiàn)。
3、上腹痛:
慢性上腹痛伴消化不良需排除胃十二指腸形態(tài)異常。造影能發(fā)現(xiàn)胃潰瘍的龕影、十二指腸球部變形等征象,對黏膜下病變的檢出優(yōu)于內鏡。當出現(xiàn)胃壁僵硬、蠕動消失等警示癥狀時,需結合腫瘤標志物檢查。
4、嘔血黑便: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定位可選用氣鋇雙重造影。該方法能顯示靜脈曲張的蚯蚓狀充盈缺損、潰瘍的火山口征等出血灶特征,尤其適用于胃鏡禁忌者。活動性出血期間需暫緩檢查,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實施。
5、術后復查:
胃腸吻合術后評估吻合口通暢性首選鋇餐檢查。通過觀察鋇劑通過速度、吻合口寬度及有無滲漏,判斷是否存在狹窄或瘺管。胃大部切除術后出現(xiàn)嘔吐膽汁時,造影可鑒別輸入袢梗阻與輸出袢綜合征。
檢查前需空腹8小時以上,糖尿病患者需調整胰島素用量。術后建議增加膳食纖維攝入促進鋇劑排出,適量運動預防便秘。老年患者檢查后需監(jiān)測電解質平衡,出現(xiàn)持續(xù)腹脹或排便困難時應及時就醫(yī)。備孕女性需告知必要時選擇其他影像學檢查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