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瀉急性腹瀉可選用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Ⅲ、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等藥物對癥治療。水瀉的處理需根據病因選擇藥物,主要涉及腸道黏膜保護劑、電解質調節劑、微生態制劑、抗生素細菌感染時、止瀉藥五類。
1、腸道黏膜保護劑:
蒙脫石散通過覆蓋消化道黏膜吸附病原體,減少水分丟失。該藥不進入血液循環,適用于各年齡段。服用時需注意與其他藥物間隔2小時,避免影響吸收。孕婦及哺乳期女性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電解質調節劑:
口服補液鹽Ⅲ能糾正脫水狀態,調節鈉鉀平衡。尤其適用于兒童及老年人預防脫水。沖泡時應嚴格按說明書比例配制,少量多次服用。腎功能不全者需調整用量。
3、微生態制劑:
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可恢復腸道菌群平衡,抑制致病菌繁殖。需用溫水送服避免高溫破壞活性。免疫缺陷患者使用前應咨詢不可與抗生素同服。
4、抗生素治療:
細菌性腹瀉需根據病原學檢查選用諾氟沙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非感染性腹瀉禁用抗生素。使用前需明確過敏史,療程通常3-5天,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5、止瀉藥物:
洛哌丁胺通過抑制腸蠕動快速止瀉,適用于無發熱的嚴重水瀉。但可能掩蓋病情,血便或高熱時禁用。12歲以下兒童及腸梗阻患者不宜使用。
腹瀉期間建議采用BRAT飲食香蕉、米飯、蘋果泥、吐司,避免乳制品及高纖維食物。每日補充至少2000毫升液體,可飲用淡鹽水或米湯。注意觀察尿量及精神狀態,若出現持續嘔吐、血便、意識模糊等癥狀需立即就醫。恢復期逐步增加蛋白質攝入,適量補充鋅元素促進腸黏膜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