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凍的冬季,剛剛立冬,全國大面積降雪。
今年因為拉尼娜,必定是個寒冬,冬季感冒就更是機率大大增加。
有統計顯示,人的一生平均要感冒200次
感冒雖不是大病,但鼻塞、流涕、發燒、咳嗽等……
任何一種癥狀都足以讓人難受不已。
每當感冒時便拿出幾種感冒藥一起囫圇吃下,對癥與否全憑運氣。
風寒藥和風熱藥不分,中成藥和西藥不分,感冒藥和消炎藥不分……
對付感冒并不能做到“藥到病除”。
是不是覺得找到一款對癥的藥,比找到另一半還難?
有這么4類,雖不是感冒藥,但感冒期間出現頻率超高:
消炎藥:
抗菌藥物,常被大家叫做“消炎藥”,如“頭孢”“沙星”等,并不是真正的感冒藥。
抗菌藥是對抗細菌感染的能手,但大多數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不僅幫不上忙,還會影響免疫細胞“自救”。
只有當明確合并細菌感染時,如考慮有肺炎、鼻竇炎或中耳炎時,應加用抗菌藥物治療。使用抗菌藥應遵醫囑,不可自己亂吃!
維生素:
維生素可以促進免疫蛋白生成,有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
對于少部分維生素缺乏導致抵抗力下降的人來說,補充維生素C確實可以預防感冒,但這并不代表維生素C是預防感冒的“萬金油”。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研究表明:
每天服用2克維生素C的人和每天只吃安慰劑的人發生感冒的幾率是一樣的,維生素C對預防感冒的作用并不大。
清熱解毒藥:
牛黃解毒片、黃連上清片等清熱解毒藥,雖然能緩解風熱感冒引起的“上火”癥狀,但并非感冒藥。
它們既不能和病毒、細菌作戰,也不能直接緩解身體酸痛、鼻塞等癥狀。
含麻黃堿的滴鼻劑:
鼻塞不僅影響呼吸,還容易引起頭痛。含麻黃堿的滴鼻劑能收縮局部血管、減輕水腫,緩解鼻塞,有些人一感冒鼻塞就用。
但經常用這類滴鼻劑,不但會損傷鼻黏膜,還容易引起藥物性鼻炎。鼻塞嚴重時,可以遵醫囑選用含鹽水成分的滴鼻劑和噴劑緩解
Q1
如何正確對癥選擇感冒藥?
第一:分辨出感冒類型
風寒感冒最容易出現的癥狀:打噴嚏、流像清水一樣的鼻涕,有的人整個身體會感覺緊巴巴的,肌肉酸痛。
風熱感冒最容易出現的癥狀:嗓子干、鼻干口干,黃稠鼻涕或者痰。
流行性感冒最容易出現的癥狀:突然發熱、高熱不退甚至寒顫、周身酸痛、無汗咳嗽、咽喉疼痛、呈現流行性發作。
第二,對號入座選擇對癥的藥物
風寒感冒:風寒感冒顆粒,荊防顆粒,正柴胡飲顆粒,午時茶顆粒,九味羌活丸(顆粒),防風通圣丸,傷風感冒顆粒,感冒清熱顆粒,感冒軟膠囊,小青龍顆粒。
風熱感冒:板藍根顆粒、銀翹解毒片(顆粒)、雙黃連口服液、夏桑菊感冒沖劑、風熱感冒顆粒、羚翹解毒丸、柴黃清熱沖劑、復方感冒靈片、三黃片、牛黃解毒片、感冒清膠囊、清熱感冒沖劑、復方夏桑菊感冒片、銀柴合劑、清感穿心蓮片、復方雙花口服液、復方穿心蓮片、清熱解毒顆粒、抗病毒膠囊等。
流行性感冒:對于有打噴嚏和流鼻涕等癥狀的患者,可以選擇具有抗膽堿作用的第一代抗組胺藥撲爾敏和苯海拉明,可減少分泌物、減輕咳嗽癥狀。對于發熱、咽痛和全身酸痛患者,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對癥治療。
TIPS:
季節交替,感冒頻發,注意添衣保暖,勤洗手,加強鍛煉,生活規律
避免受涼與過度勞累是預防感冒的最好方法
應注意休息,戒煙、適當補充水分,清淡飲食
保持鼻咽及口腔衛生,避免繼發細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