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眼周圍腫了并化膿可能由局部摩擦刺激、細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變等原因引起,可通過局部清創、抗生素治療、基礎疾病控制、手術引流、日常護理等方式處理。
1、摩擦刺激:長期穿不合腳鞋子或足部畸形導致雞眼部位反復受壓,皮膚屏障受損后易繼發感染。需更換寬松軟底鞋,使用減壓墊減少局部壓力,避免自行剪割雞眼。
2、細菌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鏈球菌侵入破損皮膚引發化膿性炎癥。表現為紅腫熱痛伴黃色膿液滲出。可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嚴重時口服頭孢氨芐等抗生素。
3、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局部感染風險增高。需監測血糖至正常范圍,營養不良者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C增強抵抗力。
4、糖尿病足:與周圍神經病變和微循環障礙有關,常見足底潰瘍合并感染。除控制血糖外,需進行創面清創換藥,必要時行血管造影評估血供。
5、外周血管病:下肢動脈硬化導致組織灌注不足,傷口難以愈合。表現為患肢發涼、間歇性跛行。需戒煙并服用阿司匹林改善循環,嚴重缺血時考慮血管旁路移植術。
日常護理需保持足部清潔干燥,每日用38℃以下溫水泡腳10分鐘,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襪,運動時穿戴專業足弓支撐鞋墊。飲食注意補充鋅元素促進傷口愈合,適量食用牡蠣、牛肉、南瓜籽等食物。出現持續發熱或紅腫擴散需及時就醫,避免發展為蜂窩織炎或骨髓炎。糖尿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足部檢查,每年至少一次專業足病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