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狀體是眼球內重要的屈光介質,位于虹膜與玻璃體之間,通過改變形狀調節光線折射,使視網膜清晰成像。
1、結構特征:
晶狀體為雙凸透明結構,由晶狀體囊、晶狀體上皮細胞和晶狀體纖維組成。晶狀體囊包裹整個組織,上皮細胞僅存在于前表面,纖維細胞通過緊密排列維持透明度。這種特殊結構使其具有彈性和透光性。
2、屈光功能:
晶狀體與角膜共同構成眼的屈光系統,貢獻約15-20D的屈光度。睫狀肌收縮時懸韌帶松弛,晶狀體依靠自身彈性變凸增強屈光力,實現看近物的調節功能,這種動態調節稱為視調節反射。
3、代謝特點:
晶狀體無血管和神經分布,營養依賴房水擴散。晶狀體上皮細胞通過鈉鉀泵維持離子平衡,抗氧化物質如谷胱甘肽保護細胞免受氧化損傷。代謝異常會導致蛋白質變性,引發白內障。
4、年齡變化:
隨年齡增長晶狀體彈性逐漸下降,出現老視現象。晶狀體纖維不斷增生壓縮形成核硬化,透明度降低導致老年性白內障。紫外線暴露、糖尿病等因素會加速這種退行性改變。
5、疾病關聯:
晶狀體異位可能由馬凡綜合征等結締組織病引起,表現為視力模糊和單眼復視。晶狀體混濁發展為白內障時,需通過超聲乳化吸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常用丙烯酸酯或硅膠材質人工晶體。
保持晶狀體健康需每日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和維生素E的堅果,避免長時間紫外線照射。規律進行乒乓球等遠近交替注視的運動可鍛煉調節功能,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年進行裂隙燈檢查監測晶狀體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