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后皮膚干燥瘙癢可通過保濕護理、避免刺激、局部用藥、抗過敏治療、就醫評估等方式治療。耳后皮膚干燥瘙癢通常由皮膚屏障受損、接觸性皮炎、濕疹、真菌感染、銀屑病等原因引起。
每日使用含神經酰胺或尿素的保濕霜涂抹耳后區域,選擇無香精配方的潤膚產品。洗澡水溫控制在37℃以下,減少使用堿性肥皂。干燥環境下可使用加濕器維持環境濕度在50%-60%。
停止使用含酒精的護膚品,避免抓撓摩擦患處。選擇純棉材質的枕套,減少金屬飾品接觸。洗發時注意沖洗干凈發際線殘留的洗發水,游泳后及時用清水沖洗耳后皮膚。
短期使用氫化可的松軟膏緩解炎癥,合并真菌感染時聯用酮康唑乳膏。皮膚皸裂處可涂抹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藥物使用不超過7天,癥狀未緩解需停用。
可能與鎳金屬過敏或染發劑過敏有關,表現為紅斑伴滲出。口服氯雷他定緩解瘙癢,嚴重時短期服用潑尼松。過敏體質者需排查洗發水、耳機等日常接觸物。
持續脫屑伴銀白色鱗屑需排查銀屑病,邊界清晰的環形紅斑提示體癬。伴隨耳道流膿需排除外耳道炎擴散。皮膚鏡檢查和真菌培養可明確病因。
日常增加三文魚、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攝入,補充維生素B族改善皮膚代謝。避免過度清潔導致皮脂流失,運動后及時擦干耳后汗液。睡眠時保持側臥姿勢減少局部壓迫,連續兩周無改善需皮膚科就診排除特異性皮炎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