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肚子疼惡心想吐可通過調整體位、熱敷腹部、補充電解質、穴位按壓、藥物緩解等方式減輕。該癥狀通常由飲食不當、胃腸炎、食物中毒、腸易激綜合征、膽道疾病等原因引起。
1、調整體位:采取蜷縮側臥位可減輕腹腔壓力,緩解胃腸痙攣性疼痛。避免平躺或劇烈活動,建議靜臥30分鐘觀察癥狀變化。孕婦需采用左側臥位改善子宮供血。
2、熱敷腹部:40℃左右熱毛巾敷于臍周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松弛平滑肌。每次持續15分鐘,間隔2小時重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溫度控制,避免低溫燙傷。
3、補充電解質:按1:5比例稀釋口服補液鹽,每10分鐘飲用50ml。可自制含糖鹽水500ml水+1.5g鹽+15g糖。嘔吐劇烈者需小口啜飲,防止嗆咳。
4、穴位按壓:拇指按壓內關穴腕橫紋上三橫指與足三里膝蓋下四橫指各3分鐘。按壓合谷穴手背虎口處能抑制迷走神經興奮,減輕惡心感。
5、藥物緩解:胃腸痙攣可選用山莨菪堿片;惡心嘔吐適用多潘立酮或甲氧氯普胺;感染性腹瀉需配合蒙脫石散。藥物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兒童孕婦禁用促胃腸動力藥。
癥狀持續超過6小時或出現高熱、血便、意識模糊需立即急診。恢復期選擇低脂低渣飲食如米粥、饅頭,避免奶制品與高纖維食物。每日分6-8餐少量進食,餐后30分鐘保持坐位。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吸氣時鼓腹、呼氣時收腹,每次10分鐘每日3次。嘔吐后需用溫水漱口保護牙釉質,使用含氟牙膏清潔口腔。